沪指缩量收跌068% 北证50指数大涨逾4%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
发布时间: 2025-05-09 04:04:04    作者:M6米乐官网登录入口


  A股主要指数今日走势分化,截止收盘,沪指跌0.68%,收报3280.26点;深证成指跌1.27%,收报10441.75点;创业板指跌1.37%,收报2175.10点;北证50指数涨4.06%再创历史新高,收报1258.23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较昨日大幅缩量约4000亿。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橡胶制品、综合行业、生物制品、农药兽药、造纸印刷板块涨幅居前,风电设备、光伏设备、船舶制造、电池、航天航空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越2100只。并购重组概念股维持强势,电投产融、华立股份、大唐电信、松发股份等20余股涨停。

  NMN概念股逆市大涨,雅本化学、特一药业、兄弟科技、金达威涨停。消息面上,据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消息,该所通过开发从头合成途径提高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产量,实现超过100倍的NMN产量提升。

  报道称,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系统工程化改造大肠杆菌,成功开发了大肠杆菌中NMN的从头合成途径,有效提升了NMN的体内代谢产量。NMN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酸。它是辅酶(NAD+)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广泛参与人体多项生化反应,与免疫、代谢等生物过程息息相关,因其具有抗衰老延长寿命,被大家称为“长寿神药”。

  ST板块掀涨停潮,*ST开元、ST恒久、ST柯利达、ST加加、ST沪科等30余股涨停。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生物制品、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综合行业净流入10.89亿。

  净流出方面,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净流出50.28亿元。

  东方财富Choic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0月24日主力净买入前10大个股中,常山北明排名第一,主力净买入9.51亿元,该股今涨停;六九一二排名第二,主力净买入7.93亿元。

  Choic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0月24日主力净卖出前10大个股中,四川长虹排名第一,主力净卖出23.87亿元。

  据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消息,该所通过开发从头合成途径提高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产量,实现超过100倍的NMN产量提升。

  截至10月23日,已有国投瑞银基金、万家基金、泰信基金、中金公司和蜂巢基金等公司相继公布旗下基金2024年三季报。从基金十大重仓股数据分析来看,基金经理在第三季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仓换股,通过对资产的重新配置谋求更多进攻性。

  高盛表示,“随着中国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以及股市的大面积上涨,我们正真看到了区域资金转向中国市场的迹象。过去两周,印度经历了约80亿美元的外资抛售,这是印度历史上按美元绝对值计算的第四大外国机构投资的人(FII)抛售,并且新兴市场和亚洲基金在过去1个月减少了在印度的敞口,同时增加了在中国和其他北亚市场的敞口。”

  美东时间周三,苹果公司股票价格下跌2.16%,而这背后可能与两条坏消息有关:首先是知名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透露,iPhone 16遭砍单;其次是消息的人偷偷表示,苹果近几个月来已经大幅削减了Vision Pro 的产量。

  华泰证券:国内进入政策落地期与基本面观察期,建议积极寻找结构性和主题机会

  表示,复盘日股几轮牛市不难发现,在日本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下行周期中,股市难有长牛行情,短期拐点重点看财政。日股长期拐点一定要通过总量和结构性政策配合,解决经济更深层次矛盾,走出通缩螺旋,资产负债表停止收缩等条件。本周资产配置建议,美国大选投票日临近,特朗普交易明显升温,后续更多关注预期差。国内进入政策落地期与基本面观察期,对美国大选等尚未给予充分定价,短期市场波动或仍较大,但活跃度仍保持高位,建议积极寻找结构性和主题机会。

  研报认为,A股和港股有望继续走强,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刚刚开启,无风险利率下行,长期资金入市有序推进,稳增长政策全面放开,对国内外投资者仍有较大吸引力。国内债市近期仍有波动,随时等待配置机会,关注股债跷跷板效应和债基、理财赎回风险。金价的上行格局至少有两点支撑,一是来自真实利率的下行预期,二是全球部分主要经济体央行从2018年以来的持续性增持黄金。

  研报表示,AI仍是目前最具成长性的科技领域,当前我们继续看好算力成为科学技术板块核心主线。我们大家都认为全球算力产业链景气仍然持续,且在开放设计的具体方案的推动下,产业链各环节进一步标准化,有望助推国产供应链厂商获取市场占有率。另外AI算力作为全球各国科技必争之地,产业新周期开启的关键钥匙,国产AI算力需求明确,当前国产算力的产品、需求、生态都在稳步进化,逐渐成型,国产算力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成为算力产业中的主线。

  中国银河表示,中央会议释放坚决稳增长信号,钢铁作为低位顺周期品种有望充分受益,超额收益可期。目前钢铁终端消费需求从房地产向高端制造转型过程中,国内制造业有望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钢厂有望继续复产,制造业对钢材需求存在刚性支撑。基建需求有望集中释放,出口需求存在韧性,总需求方面有望好于上半年。我们大家都认为传统“金九银十”钢材料消费旺季到来,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催化钢价反弹,具备经营韧性和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核心资产有望迎来盈利复苏与价值重估。建议关注:普钢板块和特钢板块相关龙头公司等。